+ 关注

返回
顶部

2021跨专业考研暑期备考注意事项

来源:中公考研 | 2020-06-17 QQ咨询

暑期复习马 上就来了,这个时期,这个时期大家基本都不用上课,一定要抓住这段时间,好好复习,本文整理分享“2021跨专业考研暑期备考注意事项”相关内容,一起跟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所谓跨专业考,包括跨学校、跨地区、跨专业,其中最常说的就是跨专业。

据统计,选择跨校或跨专业考研的考生占考研总人数的60%,而大多数名校研院的外校录取人数超过其招生总人数的70%.如此多的考生从二、三本院校奔向名校,从文学类专业跨到经管类专业,从理工科跨到文史科。

跨专业考是一个机会与风险并存的选择,选择跨校、跨专业,意味着有希望进更喜欢的学校,学更喜欢的专业,但也意味着要比考本校、本专业冒更大的风险。和跨专业考生相比,不跨专业考的同学有天然的优势。那么,跨专业考生又该如何把握机会?

至于选择跨专业的原因,不必在此赘述,考研是一件结果导向非常明显的事情,我们要的就是考上,考高 分,成为研究生。跨专业考生与本专业考生最 大的不同,就是专业课起点几乎为零,这样不但降低了考生在专业上的实力,并且冲击了公共课的复习时间,因此,大家必须在暑假期间加倍努力,迎头赶上。

首 先,最晚要在暑期初期开始第一轮专业课复习

“隔行如隔山”,专业基础本就薄弱,要与有四年专业背景的本专业考生竞争,难度可想而知。因此,建议跨专业考生要在暑期初期甚至更早便开始专业课的复习。要在短时间内对一个全新的学科有较深的了解,就要反复阅读教材。建议大家翻看教材之前,先利用三到五份考研试题,综合观其重难点,然后对照参考书目录,区分全书的重点与非重点,提高看书效率。

当然,非重点部分也要做到了解的层次。一般最 新的招生简章、专业目录和指定教材都在九月份前后发布,在这之前考生可以参考往年的参考书复习,按照惯例,招生单位的参考书目会保持三到五年的惯性,甚至多年不变。希望大家在暑期结束的时候,完成参考书目的第一轮复习,当然,如果参考书目过多的学科,可以完不成一轮复习,但要争取做到拿到一份考研试题可以完成其中60%的题目,不然后期压力会非常大。

其次,注重信息情报的搜集

考研,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场信息战。对于跨专业考生来说,第一要收集院校考研动态、参考书目、历年考研试题等;第二要收集所报考专业本科生的期末考试题目、课堂笔记、教师课件、课堂作业等,如果这些信息特别难以查找,也不会过分浪费时间于此,抓住参考书和考研试题即可。你找不到的信息或许他人也不是很容易就找到;第三要充分了解目标学校和目标专业的情况,包括招生简章、专业目录、历年报考人数和上线人数、各专业分数线等等。尽可能多的了解相关信息,才能正确的知道自己的备考,集中精力复习核心知识,不至于因为信息闭塞而走了弯路。

再次,考研公共课复习不能丢

尽管要在专业课中投入较多精力,但公共课的复习不能丢,毕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政治、英语还是考生的短板。建议大家在暑期期间的日复习时间为12到14小时,其中投入在公共课上的时间不少于7小时,剩余时间可以用于专业课复习。复习时尽量按照“听课——看书——练习——记忆”的步骤来反复进行,既有序又高效。

最后,时刻保持平稳乐观的心态

跨专业考研最容易半途而废。跨专业考生面临的困难和压力很大,难免会产生急躁、不自信、孤独、甚至动摇心理,不少考生不能坚持到最后。

以上就是中公小编整理的“2021跨专业考研暑期备考注意事项”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祝大家考上理想的院校!

推荐阅读
2021考研暑期复习计划表
2021考研暑期备考四件大事
2021考研暑期备考:六个方法让你复习备考更高效

上一篇: 2018MPAcc考研:各科目备考复习建议

下一篇: 2021考研数学暑期备考计划指导

位置:

热门网课

  1. 2023考研网校在职人起跑公共课直播VIP班-MPAcc英二管综
    2022考研已至 备考抢先一步
    亮点:科学规划价格:¥5980
  2. 2023考研网校在职人起跑公共课直播VIP班-MPAcc管综
    核心考点精讲 解题方法总结
    亮点:随报随学价格:¥3580

快速导航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清路23号汉华世纪大厦B座
Copyright©199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择校预约

  • 综合自身
  • 解析招考
  • 综合比对
  • 择校指导
一键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