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考研管综大纲】逻辑推理考纲未公布,此时该如何把握重点高效复习
金秋送爽,距离考研仅有100余天时间,今年考研大纲尚未公布,对于未来的考情变化,很多的同学还是会有担心,是否可以参照往年去复习呢,现阶段要怎么把握重难点呢,对于同学们的疑问,今天中公考研小编将带着大家一起来看一看逻辑知识点比较稳定的考点以及变化比较多的考点。
一、近六年考情分析
翻译推理 | 真假推理 | 分析推理 | 加强支持 | 削弱质疑 | 相似比较 | 原因解释 | 论证评价 | 理解推断 | |
2021 | 8 | 0 | 10 | 10 | 1 | 0 | 1 | 0 | 0 |
2020 | 4 | 0 | 13 | 9 | 2 | 2 | 0 | 0 | 0 |
2019 | 8 | 1 | 9 | 7 | 3 | 1 | 0 | 1 | 0 |
2018 | 11 | 1 | 8 | 3 | 1 | 3 | 1 | 0 | 2 |
2017 | 4 | 0 | 11 | 7 | 1 | 3 | 1 | 2 | 1 |
2016 | 4 | 2 | 6 | 5 | 7 | 1 | 3 | 2 | 0 |
2015 | 9 | 1 | 7 | 6 | 5 | 1 | 1 | 0 | 0 |
通过近六年的常考的考情,我们可以发现,翻译推理、分析推理以及加强削弱将作为考试的必考点呈现,这些是我们可以作为必考点作为正常复习的,但是同时,我们细心观察,在三个必考点中,也有一些知识点作为反复考察的重点,如:
1.翻译推理中否后必否前、逆否等价以及德摩根律作为必考点,在每年出现的频率都非常高。
2.分析推理中,选项信息充分的题目(即代入排除)每年基本都会出现,作为必拿分的题目,我们的同学必须要引起格外的重视。
3.加强削弱题目整体考法比较零散,但是在梳理近几年考研试题的时候不难发现,找假设,因果倒置来削弱,排除他因来加强等题目出现频率较高。
二、变化考点解析
其实在近几年的考研试题分析中我们也不难发现,稳中求变也是常考的一种套路,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近几年比较新颖的考点,如:
1.诉诸相关的相似比较
【例】
作为一名环保爱好者,赵博士提倡低碳生活,积极宣传节能减排。但我不赞同他的做法,因为,作为一名大学老师,他这样做,占用了大量科研时间,到现在连副教授都没评上。他的观点怎么能令人信服呢?
以下哪项论证中的错误和上述最为相似?
A.张某提出要同工同酬,主张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不分年龄、级别,一律按件计酬,他这样说话不就是因为她年轻、级别低吗?其实,她是在为自己谋利益。
B.公司的绩效奖励制度是为了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它对所有员工都是公平的。如果有人对此有不同意见,则说明他反对公平。
C.最近听说你对单位的管理制度提了不少意见,这真是令人难以置信!单位领导对你差吗?这么做分明是和单位领导过不去。
D.单位任命李某担任信息科科长,听说你对此有意见。大家都没有提意见,只有你一个人有意见,看来你是有问题的。
E.有一种观点认为,只有直接看到的事物才能确信其存在。但是没有人可以看到质子、电子。而这些都被科学证明是客观存在的。所以该观点是错误的。
2.理解推断题目的变形
【例】
古人以干支纪年。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十干,也称天干。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为十二支,也称地支。顺次以天干配地支,如甲子、乙丑、丙寅、……,癸酉、甲戌、乙亥、丙子等,六十年重复一次,俗称六十花甲子。根据干支纪年,公元2014年为甲午年,公元2015年为乙未年。
根据以上陈述,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现代人已不用干支纪年。
B.21世纪会有甲丑年。
C.干支纪年有利于农事。
D.根据干支纪年,公元2024年为甲寅年。
E.根据干支纪年,公元2087年为丁未年。
3.逻辑运算的应用
【例】
某市2018年的人口发展报告显示,该市常住人口1170万,其中常住外来人口440万,户籍人口730万。从区级人口分布情况来看,该市G区常住人口240万,居各区之首;H区常住人口200万,位居第二;同时,这两个区也是吸纳外来人口较多的区域,两个区常住外来人口200万,占全市常住外来人口的45%以上。
根据以上陈述,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该市G区的户籍人口比H区的常住外来人口多。
B.该市H区的户籍人口比G区的常住外来人口多。
C.该市H区的户籍人口比H区的常住外来人口多。
D.该市G区的户籍人口比G区的常住外来人口多。
E.该市其他各区的常住外来人口都没有G区或H区的多。
三、复习策略
通过梳理出这么多的考试重点,其实我们可以发现,考研试题中相对考点还是比较集中的,那我们对于考研试题复习应该如何进行进一步的深入呢?
如果对于已经复习过一段时间的同学,那对于大家来说,基本的8大题型的学习和梳理已经到了一个系统的阶段,那我们接下来需要做的是稳中求变,也就是说,我们后期在巩固必考题型的同时,需要做的就是把之前的内容巩固好,在巩固原有基础的同时,狠抓细节,其实大家会发现我们关于变化的考点,其实都是融在我们平日的学习之中,同时,借助历年考研试题进行对应的整理,将考点全面系统的进行梳理。
如果同学备考不久或者感觉基础还不是非常扎实的同学,我们还是建议大家先把翻译推理、分析推理以及加强削弱的知识点掌握牢固,把必考的知识点作为我们的优先拿分项,后面再根据自身的时间安排以及具体的情况再来全面的准备,做到有的放矢。
以上是中公考研小编为管综考研考生整理的"【2022考研管综大纲】逻辑推理考纲未公布,此时该如何把握重点高效复习"相关内容,希望小编为同学们整理的这篇文章对同学们有所帮助。更多联考综合初等数学相关复习资料尽在中公考研联考综合初等数学频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