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

返回
顶部

2021考研管综写作:论证有效分析的错误

来源:中公考研 | 2020-09-04 QQ咨询

在写作中,论证有效性分析是得分关键,论证有效性分析材料中包含诸多论证过程上的漏洞,需要我们找出漏洞并加以分析,以此考察同学们对于谬误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本文对四个常见的谬误进行专题讲解,希望能为广大考生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偷换概念

是什么:概念前后不一致的谬误。

识别特点:关注论点、论据中的概念是否前后一致。

分析要点:指出两个概念之间的差别:

①如果这两个概念的意思不明确,给出二者的定义;

②如果这两个概念的意思明确,指出二者的关系。

写作模板:上述论证先后使用了①和②这两个看似相近的概念,而其实二者有本质的不同。①是指③,而②是指④。论证者未能清楚界定这两个概念,便草率地得出⑤的结论,难以令人信服。

【例1】

美国学者弗里德曼的《世界是平的》一书认为,全球化对当代人类社会的思想、经济、政治和文化等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全球抹去了各国的疆界。使世界从立体变成了平面,也就是说,世界各国之间的社会发展差距正在日益缩小。

“世界是平的”的观点,是基于近几十年信息传播技术迅速发展的状况而提出的。互联网的普及、软件的创新海量信息迅速扩散到世界各地。由于世界是平的,穷国可以和富国一样在同一平台上接受同样的最新信息,这样就大大促进了各国的经济发展,从而改善了它们的国际地位。

【中公解析】由于世界是平的,穷国可以和富国一样在同一平台上接受同样的最新信息。此处“世界是平的”有偷换概念的嫌疑。前者的世界平面,是指由于全球化的影响,使得国家之间的差异性日渐缩小。但后者的世界是平的,是指“穷国可以和富国一样在同一平台上接受同样的最新信息”,二者是有本质区别的。穷国由于经济、科技、外交等方面的限制,在接受信息方面存在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因此,无法推出“这样就大大促进了穷国的经济发展,而改善了它们的国际地位。”

二、推不出

是什么:由论据得不到论点的谬误。

识别特点:关注论据与论点之间的推理关系是否成立。

分析要点:指出论据论点之间的差异。

写作模板:由①未必能得到②。因为③。因此,上述结论是难以必然成立的。

【例2】

毋庸置疑,信息传播技术革命还远未结束,互联网技术将会有更大的发展,人类社会将会有更惊人的变化。可以预言,由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的经济格局与政治格局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世界最不发达和最发达之间再也不会让人有天壤之别的感觉,非洲大陆将会变成另一个北美。同样也可以预言,由于中国的信息技术发展迅猛,中国和世界一样,也会从立体变为平面,中国东西部之间的经济鸿沟被填平,中国西部的雄起指日可待。

【中公解析】由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就推出世界最不发达和最发达地区将不会再有天壤之别,非洲大陆将会变成另一个北美,这是值得商榷的。世界格局的变化可能有好、可能有坏,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很有可能导致世界不同国家之间的差距与日俱增,因此推不出非洲大陆将变成另一个北美。

三、不当假设

是什么:假设不恰当的谬误

识别特点:

①论证成立是否需要添加假设;

②如果需要假设,考虑假设是否成立。

分析要点:

①违背客观事实,就指出客观事实是什么;

②真实性不确定,就指出为什么不确定。

写作模板:由①推②。这一论证要成立需要假设③,而这个假设的真实性却是值得怀疑的。因为④。因此,上述论证未必是有效的。

【例3】

所谓“金砖四国”国际声望的上升,无不得益于它们的经济成就,无不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根据过往经验可知,要想提升国际声望,国家只需要普及互联网技术。

【中公解析】材料由金砖四国声望上升的经验,得出了国家要想提升国际声望,只需要普及互联网技术。这里面存在这一个必要的假设,就是金砖四国的经验,是适用于所有国家的。这样的假设显然不够妥当。不同国家有着技术、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差异,不同国家的经验虽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完全照搬照抄其他人的经验就想获得期望的效果是不太可能实现的。要想成功,还需要融合自身国家的发展情况和现实意义,做出进一步的调整。

四、误用条件关系

是什么:用错条件关系的谬误

识别特点:

①是否出现条件关系的表达,如“只要…就”“只有…才”等;

②考虑这种条件关系是否成立。

分析要点:

①误作充分条件,指出仅有这个条件还不够;

②误作必要条件,指出还可以有其他途径。

写作模板:

有①就一定会有②吗?有了①在一定程度上确实会②,但未必是②的充分条件。试想,如果只有①,而没有③,何谈②呢?

只有①才②吗?①也许会有助于②,但未必是必要条件。因为除了①之外,③还可以②。

【例4】

所谓“金砖四国”国际声望的上升,无不得益于它们的经济成就,无不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根据过往经验可知,要想提升国际声望,国家只需要普及互联网技术。

【中公解析】材料指出国家要想提升国际声望,只需要普及互联网技术。误把普及互联网技术当做了提升国际声望的充分条件。然而要想提高国际声望,仅靠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是远远不够,还需要享有良好的国际声誉、与之匹配的经济实力、过硬的技术支持等等。一个国家声望的提高,绝不仅仅是互联网技术如此简单,由此得出的结论未必有效。

通过对历年考研试题的分析,帮助同学们总结出了考试中常见的诸多谬误,比如偷换概念、不当假设等。掌握常见谬误,有利于在考试中更快速准确的找到漏洞并加以分析。

以上是中公考研MPAcc小编整理的“2021考研管综写作:论证有效分析的错误”内容,经过系统帮助大家梳理这一知识点,希望能够在后面的学习中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阅读
9月伊始,在职人考研管综写作复习如何进行?
2021考研大纲尚未公布,对管综写作复习有影响吗?
2021考研管综大纲会变吗?

上一篇: 2020考研管综论证有效性分析56题及答案解析(中公考研版)

下一篇: 2021考研管理类联考综合大纲写作-论说文考查内容

位置:

热门网课

  1. 2023考研网校在职人起跑公共课直播VIP班-MPAcc英二管综
    2022考研已至 备考抢先一步
    亮点:科学规划价格:¥5980
  2. 2023考研网校在职人起跑公共课直播VIP班-MPAcc管综
    核心考点精讲 解题方法总结
    亮点:随报随学价格:¥3580

快速导航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清路23号汉华世纪大厦B座
Copyright©199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择校预约

  • 综合自身
  • 解析招考
  • 综合比对
  • 择校指导
一键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