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Acc论证有效性分析逻辑谬误的辨别误区(6):因果无关与非黑即白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测试包含数学、逻辑、写作三种题型,满分200分,其中写作占65分。可见写作在联考中所占比重较大,那么MPAcc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一篇写作技巧“MPAcc论证有效性分析逻辑谬误的辨别误区(6):因果无关与非黑即白”,供大家多多学习和参考!
1. 易错误区
“非黑即白”即不是黑就是白,然而一真一假的推理关系只适用于矛盾关系,但黑与白却是反对关系。很多时候,论证中的两个概念或者两个判断并不是这种一真一假的矛盾关系,而是除了黑与白之外还有很多其他可能的反对关系。
在本质上,“非黑即白”是将反对关系以矛盾关系的形式进行推理,隐藏了其他选择。在过去的考试中,“非黑即白”有时藏的很深,不易被识别出来,所以考生很容易忽视这种反对关系,以为论证的论据与结论没有关联,因此将本是“非黑即白”的逻辑谬误误认为“因果无关”。
2. 析错识别
“非黑即白”的反对关系说明论据与结论之间还是存在一定联系的,这就与“因果无关”的论据与结论无关很明显地区分开来了。所以,对于“因果无关”与“非黑即白”两种逻辑谬误的识别,关键在于判断推理过程的两个概念或两个判断是否存在一黑一白,是否还有其他的逻辑关系。
如果存在反对关系,而论证中却看作矛盾关系,则存在“非黑即白”的逻辑谬误。如果不存在反对关系,也不存在包含关系、因果关系等其他逻辑关系,论据与结论的成立毫无关联,则存在“因果无关”的逻辑谬误。
3. 举例分析
【典型例题1】
由此可见,要从股市获取利益,第一是要掌握股价涨跌的概率;第二还是要掌握股价涨跌的概率;第三也还是要掌握股价涨跌的概率。掌握了股价涨跌的概率,你就能赚钱;否则,你就会赔钱。(2011年1月)
【例题分析】
本段论证结论“从股市获取利益”的论据为“掌握股价涨跌的概率”。但是知道股价涨跌的概率并不意味着百分之百知道股票投资的结果。只知道股票涨跌的概率,还是不知道股票到底是涨还是跌,所以有可能赚钱,但也有可能赔钱。确定地知道概率并非确定地知道结果,在大概率赚钱的前提之下亦有可能发生小概率赔钱的结果。
比如,假设知道明天股价有90%的概率会涨,但是当明天来临,股价有可能会下跌,因为10%下跌的概率也是有可能会发生的。90%上涨不代表100%上涨,10%下跌不代表0%下跌。所以,“知道股价涨跌的概率”因果无关“可以在股市中获取利益”。
【典型例题2】
再说,生产过剩总比生产不足好。如果政府的干预使生产过剩变成了生产不足,问题就会更大。因为生产过剩未必会造成浪费,反而可以因此增加物资储备以应对不时之需。如果生产不足,就势必造成供不应求的现象,让人们重新去过缺衣少食的日子,那么就会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2015年1月)
【例题分析】
本段论证结论“生产过剩总比生产不足好”的论据为“如果政府的干预使生产过剩变成了生产不足,问题就会更大”。如本段所说,生产不足确实是有弊端,会导致供不应求、物价上涨等严重后果,但是生产不足引发的问题并不是支持生产过剩的理由,两者在市场经济中并不是非黑即白的关系,经济运行的常态还是供求的相对均衡。
解决生产过剩应该寻求产销平衡,防止走向生产不足的极端,不能因为看到生产不足的问题比生产过剩严重,就认为生产过剩比生产不足好,政府不应干预生产过剩。
【综合分析】
典型例题1中,论证的论据“掌握股价涨跌的概率”推理不出“从股市获取利益”。概率的结果不是必然的,而是或然的,即使99%上涨,但也存在1%下跌的可能。所以,由论据只能得出可以较为准确地股票投资的结果,但并不能百分之百地保证可以从股市中获取利益,论据与结论的成立无关。
这个论证的结论“从股市获取利益”若想成立,需要一个更强有力的论据存在,比如明确知道未来股价涨跌的幅度,并且投入了资金投资。而这一假设的论据与论证中存在的论据显然有所差距。
典型例题2中,“生产过剩”与“生产不足”看似是对立斗争的矛盾关系,实则是一黑一白的反对关系。在市场经济中,生产与消费之间存在着生产过剩、产销均衡、生产不足等诸多生产消费关系。
与之对应地,在供给与需求方面存在着供过于求、供求相对均衡、供不应求等诸多供求结果。与之对应地,在物价方面存在着物价下跌、物价正常、物价上涨等诸多价格结果。综上所述,“生产过剩”与“生产不足”不是“非黑即白”的矛盾关系,而是还存在其他可能的反对关系。
以上是中公考研MPAcc小编整理的“MPAcc论证有效性分析逻辑谬误的辨别误区(6):因果无关与非黑即白”内容,经过系统帮助大家梳理这一知识点,希望能够在后面的学习中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考研相关内容尽在中公考研MPAcc写作栏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