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

返回
顶部

MPAcc论证有效性分析逻辑谬误的辨别误区(1):概念模糊与概念混淆

来源:中公考研 | 2020-12-24 QQ咨询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测试包含数学、逻辑、写作三种题型,满分200分,其中写作占65分。可见写作在联考中所占比重较大,那么MPAcc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一篇写作技巧“论证有效性分析逻辑谬误的辨别误区(1):概念模糊与概念混淆”,供大家多多学习和参考!

1. 易错误区

“概念模糊”和“概念混淆”两个逻辑谬误都是概念表述层面存在问题,在内容表达上不能起到支持结论的作用。如果存在“概念模糊”逻辑谬误的核心概念的表述很短,在形式上和原概念很类似,那么考生极易将“概念模糊”误认为“概念混淆”。如果存在“概念混淆”逻辑谬误的核心概念的表述较长,在形式上和原概念有很大区别,那么考生极易将“概念混淆”误认为“概念模糊”。

2. 析错识别

“概念模糊”和“概念混淆”两个逻辑谬误的识别需要考生认真研判存在逻辑谬误的核心概念是一个还是两个。

如果题干中是对一个核心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致使考生无法准确把握其言中之意,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那么此处存在的概念问题就是“概念模糊”。

如果题干中将两个不同的概念看作同一个概念前后使用,虽然外在形式很类似,但是内涵却大不相同,那么此处存在的概念问题就是“概念混淆”。一般来说,“概念混淆”的识别要比“概念模糊”容易很多。

3. 举例分析

【典型例题1】

地球的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当代世界关注的热点。这一问题看似复杂,其实简单。只要我们运用科学原理——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去对待,也许就会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2012年1月)

【例题分析】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只是众多科学原理中的一种,相对论也只是爱因斯坦自己众多科学理论中的一种,不能将科学原理简单地理解成诸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这样的科学理论。材料中此处并没有对于科学原理进行清晰地界定,存在“概念模糊”的逻辑谬误。也许换一种科学原理,就会得出一个与之不同的结论。

【典型例题2】

另外,从本质上来说,权力平衡就是权力平等,因此这一制度本身蕴含着平等观念。(2014年1月)

【例题分析】

权力平衡代表力量均衡,指相互竞争的各方势力处于一个相对稳定、彼此牵制的状态,不使任何一方过于强大而打破均势,破坏稳定,成为霸权。比如,美国的三权分立,总统、国会、最高法院,彼此制衡监督。

权力平等代表大小相同、力量相等,指权力授予内的各方都拥有同样大小的权力,而且权力行使是彼此独立的,相互之间没有制约。比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因此,“权力平衡”并非就是“权力平等”。两个概念看似相近,但是内涵不同,不能偷换,所以不能推出制度本身蕴含着平等观念。

【综合分析】

在典型例题1中,题干将“科学原理”模糊使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进行举例说明,但这样的解释是没有说服力的,“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并不能代表“科学原理”,前者只是后者的一部分,无法说明运用所有的科学原理都会找到解决地球气候变化的方法。

在典型例题2中,“权力平衡”和“权力平等”存在“概念混淆”的逻辑谬误。可以看出,题干中作者只偷换了一个字,就试图将权力平衡和权力平等这两个概念的内涵等同起来,但一字之差在两者的内涵之间劈开了一条永远不可能填平的鸿沟。

以上是中公考研MPAcc小编整理的“论证有效性分析逻辑谬误的辨别误区(1):概念模糊与概念混淆”内容,经过系统帮助大家梳理这一知识点,希望能够在后面的学习中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考研相关内容尽在中公考研MPAcc写作栏目!

推荐阅读

如何根据管综论说文大纲进行中文写作练习?

2022考研择校在即,逻辑写作旱水区对报考有什么影响?

2022管综考研:管理类联考备考的三大阶段!

上一篇: 2020考研管综论证有效性分析56题及答案解析(中公考研版)

下一篇: MPAcc论证有效性分析逻辑谬误的辨别误区(2):概念混淆与自相矛盾

位置:

热门网课

  1. 2023考研网校在职人起跑公共课直播VIP班-MPAcc英二管综
    2022考研已至 备考抢先一步
    亮点:科学规划价格:¥5980
  2. 2023考研网校在职人起跑公共课直播VIP班-MPAcc管综
    核心考点精讲 解题方法总结
    亮点:随报随学价格:¥3580

快速导航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清路23号汉华世纪大厦B座
Copyright©199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择校预约

  • 综合自身
  • 解析招考
  • 综合比对
  • 择校指导
一键预约